客戶打電話時聽到雜音、斷斷續續甚至突然掉線?這不僅影響服務效率,還可能讓企業背上“不專業”的標簽。別慌!大多數通話質量問題都能通過系統維護和設置優化解決。今天咱們就聊聊4個實操技巧,幫你從根源上提升通話清晰度。


innews通用首圖:呼叫中心.jpg


一、先定位“病根”:3步揪出問題源頭


第一步:區分“誰在出問題”


如果所有來電都出現雜音→可能是設備或網絡問題。


僅部分客戶聽不清→排查對方信號或區域網絡波動。


通話10分鐘后開始卡頓→檢查設備散熱或帶寬占用。


第二步:錄音回放分析


調取問題通話的完整錄音,重點關注:


雜音類型:電流聲?環境噪音?


卡頓頻率:規律性中斷還是隨機發生?


第三步:模擬壓力測試


用多部手機同時撥打客服電話,模擬高峰期通話場景,觀察系統承載極限。例如:50人同時通話是否出現延遲?


二、技巧1:給網絡做個“全身體檢”


1. 帶寬不是越大越好,關鍵看穩定性


客服專線建議單獨拉設,避免和辦公網絡混用(防止下載文件擠占帶寬)。


每月用Ping測試工具檢測網絡延遲,理想值應≤50ms(毫秒)。


2. 警惕“隱形殺手”


Wi-Fi設備(如路由器)長期不重啟容易過熱降速,建議每周定時重啟。


網線接口氧化會導致信號衰減,用酒精棉片擦拭金屬觸點可改善接觸。


3. 緊急情況備用方案


主網絡故障時,提前配置4G/5G流量卡作為應急通道,確保通話不中斷。


三、技巧2:設備維護別偷懶


1. 耳麥是最容易忽略的細節


每季度清理麥克風防塵網(用軟毛牙刷輕刷)。


避免使用藍牙耳機(延遲高、易受干擾),優先選有線耳麥。


2. 服務器也要“減負”


通話錄音文件建議每天自動備份后清空緩存,防止存儲空間不足。


老舊設備(如使用超過5年的語音網關)及時更換,避免元件老化導致音質失真。


舉個栗子:


某企業通話雜音持續兩周,最后發現是機房空調故障,服務器高溫運行導致音頻解碼異?!O備環境監測同樣重要!


四、技巧3:系統參數調優


1. 音頻編碼器設置


優先選擇G.711編碼(兼容性強、音質清晰),避免使用壓縮率過高的編碼格式。


采樣率設置為16kHz即可,過高反而增加網絡負擔。


2. 智能降噪功能


開啟環境噪音過濾(如鍵盤聲、空調聲),但別開滿級!過度降噪會導致人聲失真。建議先測試不同等級的效果。


3. 限制并發通話數


根據帶寬和設備性能設定最大通話上限。比如系統最大支持100路通話,日常使用建議控制在80路以內,預留20%緩沖空間。


五、技巧4:預防比維修更省錢


1. 建立維護日歷


每日:檢查設備指示燈狀態,備份通話日志。


每月:測試備用電源,更新系統補丁。


每季度:更換網絡設備濾網,檢測線路損耗。


2. 給客服加個“小助手”


培訓客服人員在通話開始時快速確認音質:“請問您現在聽我說話清楚嗎?”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可及時回撥,減少客戶等待焦慮。


總結:


維護通話質量就像保養汽車——定期檢查、及時處理小毛病,才能避免半路拋錨。與其等問題爆發后手忙腳亂,不如把這4個技巧加入日常運維流程:查網絡、養設備、調參數、做預防。


合力億捷AI智能客服中心深度融合AI大模型技術,一站式整合400電話、在線客服、表單、郵件等全渠道客戶咨詢,其生成式AI大模型融合行業知識圖譜與千萬級對話語料訓練,在電信、汽車、制造、政務、電商、物流、教育等30+細分領域成功落地,累計賦能超14萬+坐席實現服務效率與客戶體驗雙重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