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三個月,呼叫中心使用率不足30%?!蹦沉闶燮髽ICIO的吐槽道出行業痛點:斥資引入的智能系統,因功能冗余、業務場景錯配淪為擺設。當85%的企業計劃升級客服系統,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智能型呼叫中心系統不再是簡單的電話接聽工具,而是融合AI、全渠道、數據洞察的客戶體驗中樞。選型失誤不僅造成資源浪費,更將導致客戶流失——麥肯錫研究顯示,客服體驗差的企業客戶流失率高出競爭對手1.6倍。


innews通用首圖:呼叫中心.jpg


一、選型核心挑戰:企業常見痛點與需求分類


1、四大業務痛點直擊


效率黑洞:人工坐席70%時間處理重復咨詢(如訂單查詢、密碼重置)


體驗斷層:跨渠道服務記錄割裂,客戶需反復陳述問題


管理盲區:海量通話數據沉睡,無法驅動服務優化


成本失控:人力成本年增12%,高峰時段外包支出激增


2、需求匹配四象限模型


根據企業規模與業務特性,需求可分為:


場景維度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
核心訴求降本增效全渠道體驗管理
典型場景智能外呼/基礎客服視頻客服/復雜業務處理
技術關注點開箱即用系統集成能力

二、2025年Top5產品深度對比


1、合力億捷


合力億捷智能電話呼叫中心平臺,深度融合結合多模態大模型和AI技術,提供一站式智能電話系統+智能號碼接入+線路服務,支持:AI智能語音導航、AI智能呼叫、AI智能路由分配、AI通話質檢、AI坐席輔助、AI工單自動生成、AI可視化報表、AI監控預警等核心功能,系統20年穩定運行,每6-8周基于客戶需求免費升級。


呼叫中心流程圖.jpg


2、華為云呼叫中心


云客服·呼叫中心CEC(Customer Engagement Center),面向企業提供全渠道智能化云聯絡中心服務。CEC融合VoLTE音視頻、視頻振鈴和菜單(企視秀/名片等)、NLP、協作共享等最新技術,提供音視頻客服、AI機器人(電銷外呼/多輪會話/智能語音導航)及能力開放(一鍵雙呼/語音通知/二次定制呼叫中心)等服務,并基于華為在電信、銀行、保險、互聯網、教育、等行業實踐沉淀,助力企業高效獲客、觸客、客服數字化轉型。


3、 阿里云呼叫中心


云聯絡中心為企業提供整體的企業智能化客服平臺。打通熱線電話、網站、小程序、APP等用戶與企業的聯系渠道,幫助企業統一管理服務體驗,并利用AI能力升級數字員工服務與智能輔助體系,全面提高服務體驗與效率。產品開放靈活,幫助企業快速構建個性化的服務流程。


4、賽普智成


賽普智成是國內專業的全媒體智能呼叫中心開發商以及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呼叫中心產品的研發、設計、部署實施的全產業鏈運營及維護業務。眾多企業用戶正在使用賽普智成提供的一站式管理體驗,幫助企業提升服務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打造卓越的客戶服務中心。


5、深海捷


深海捷科技15年智能呼叫中心系統行業深厚積累,融合全渠道、呼叫平臺、智能機器人、工單系統等應用,滿足不同業務場景對呼叫中心系統的需求,廣泛用于客服行業、電銷行業使用。新一代智能呼叫中心系統平臺穩定高效,通話清晰。


橫向對比關鍵維度:


產品AI深度渠道整合行業方案迭代速度適合企業類型
合力億捷★★★★★★★★★★★每6-8周電銷/呼叫中心
華為云CEC★★★★☆★★★★★★★★★★季度更新金融/教育/政企
阿里云★★★★☆★★★★☆★★★☆月度迭代互聯網/新零售
賽普智成★★★☆★★★★☆★★★★按需定制全產業鏈客戶
深海捷★★★☆★★★☆★★★★☆半年升級垂直行業場景


三、避坑指南:選型中的關鍵陷阱


1、功能冗余陷阱


某電商企業采購支持20種渠道接入的系統,實際只用電話+在線客服,45%功能從未啟用。選型應遵循“核心場景覆蓋度>功能清單長度”。


2、集成兼容性黑洞


數據孤島風險:客服系統與CRM數據不同步導致客戶信息斷層


對接成本陷阱:二次開發費用可達軟件成本的200%(IDC數據)


驗證建議:要求廠商提供與主流業務系統(如金蝶、用友、Salesforce)的對接案例


3、AI效果夸大預警


警惕宣稱“問題解決率”的營銷話術,實際測試需關注:


方言識別準確率(如粵語、四川話)


復雜業務理解能力(如保險條款解析)


人工接管率(優秀系統應<15%)


抽象-呼叫中心.png


四、行動建議:四步鎖定最優方案


步驟1:需求沙盤推演


制作業務場景優先級矩陣,例如:


場景發生頻率影響體驗當前痛點優先級
高峰期電話占線每天致命客戶流失★★★★☆
跨渠道信息同步持續重要重復溝通★★★☆


步驟2:場景化產品驗證


要求廠商在真實環境中演示:


模擬200并發呼入時系統穩定性


演示從通話到工單的自動轉化


測試與現有OA系統的數據同步


步驟3:成本動態測算


除軟件費用外,需計算:


總擁有成本 = 許可費用 + 集成開發費 + 運維成本 + 坐席培訓費 + 擴容費用


步驟4:小規模戰場驗證


選擇非核心業務線試點(如會員續費提醒),驗證:


3個月內坐席效率提升率


客戶滿意度變化幅度


系統異常中斷頻率


常見問題:


Q1:現有傳統呼叫中心如何平滑升級?  


A:分階段實施:先部署AI語音導航分流基礎咨詢,再增加智能質檢模塊,最后引入全渠道整合,避免業務中斷。


Q2:如何評估廠商的行業理解能力?  


A:要求提供同行業案例的KPI改善數據(如電商的訂單轉化率、金融的首次解決率),并訪談現有客戶。


Q3:自建與上云方案如何選擇?  


A:日咨詢量<5000通且無強合規要求建議上云;涉及敏感數據(如醫療、金融)或超大規模并發優先混合部署。


Q4:智能外呼如何規避騷擾風險?  


A:選擇支持“撥打時間智能控制”“拒接用戶自動屏蔽”“話術合規檢測”的系統,確保符合《通信管理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