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呼叫中心系統?

 
呼叫中心系統是為處理大量電話業務而設計的。呼叫中心的日常工作包括:客戶服務、技術支持、電話營銷、電話銷售和信息收集。
 
呼叫中心系統使用了特殊的技術,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的生產力,如ACD(自動呼叫分配),確保電話接到適當的坐席,客戶在等待服務時也不會無聊。呼叫中心系統的“預測撥號”自動生成外呼,坐席不需要浪費時間等待客戶接聽電話。其他工具包括通話監控、來電彈屏、IVR、通話錄音、統計報告等。
 
呼叫中心
 

呼叫中心的歷史:

 
在呼叫中心發展的早期,只是單純利用電話,向用戶提供簡單的咨詢服務。采用普通電話機或小交換機(排隊機),功能簡單、自動化程度低,由專門的話務員或專家,憑借經驗和記憶,為打入電話的顧客進行咨詢服務。技術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將用戶有關的數據存入計算機。信息容量有限,服務能力也無法提高。
 
隨著技術的進步,轉接呼叫和應答等需求的增多,為了高效率地處理客戶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問題,為了節省人力資源,不需要人工座席介入,大部分常見問題的應答交由機器即“自動話務員”應答和處理,即第二代呼叫中心交互式語音應答系統(IVR)。
 
隨著計算機電話集成技術(CTI)的發展,眾多交換機(PBX)廠家開始支持CTILink接口,它是一個“開放標準化通信平臺”,通過接收來自交換機的事件/狀態消息和向交換機發送命令,實現計算機對電話、呼叫、分組、引導和中繼線全面控制。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 與因特網應用相關的技術也得到快速發展, 呼叫中心呈現出多媒體化、分布式的發展趨勢。于是,支持多媒體接入的呼叫中心,也就是“第四代呼叫中心”應運而生。
 
呼叫中心五代的發展方向是在第四代多媒體呼叫中心的基礎上,更多地融入了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的媒體渠道與溝通渠道。
 
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現在呼叫中心系統融合了自動語音識別(ASR)、文本轉語音(TTS)、數據倉庫(DW)等新技術,創造出新概念、新功能。語音技術與交互語音應答技術(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簡稱IVR)的結合能夠將數據變為語音,將會極大地拓寬呼叫中心的應用領域。